了解一下毛細管電泳的電滲流和表觀淌度的概念是什么吧
電滲是推動樣品遷移的另一種重要動力。所謂電滲是指毛細管中的溶劑因軸向直流電場作用而發(fā)生的定向流動。電滲是由定域電荷引起。
定域電荷是指牢固結合在管壁上、在電場作用下不能遷移的離子或帶電基團。在定域電荷對溶液中的反號離子吸引下形成了所謂的雙電層,致使溶劑在電場作用(以及碰撞作用)下整體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滲流(毛細管中的電滲流為平頭塞狀)。
毛細管區(qū)帶電泳條件下,電滲流從陽極流向陰極。電滲流大小受到Zeta電勢、雙電層厚度和介質(zhì)粘度的影響,一般說來,Zeta 電勢越大,雙電層越薄,粘度越小,電滲流值越大。
在毛細管電泳中,樣品分子的遷移是有效電泳淌度和電滲流淌度的綜合表現(xiàn),這時的淌度稱為表觀淌度。在多數(shù)的水溶液中,石英(或玻璃)毛細管表面因硅羥基解離會產(chǎn)生負的定域電荷,產(chǎn)生指向負極的電滲流。在毛細管中電滲速度可比電泳速度大一個數(shù)量級,所以能實現(xiàn)樣品組分同向泳動。
正離子的運動方向和電滲一致,因此它應先流出。中性分子與電滲流同速,隨電滲而行。負離子因其運動方向和電滲相反,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。電滲流與pH 的關系十分密切。
電滲受Zeta 電勢的影響,Zeta 電勢由毛細管壁表面的電荷決定,而電荷又受到緩沖溶液的pH 值影響,所以電滲流的值是緩沖溶液的pH 值的函數(shù),一般隨pH 值的增大而增大,到中性或堿性時,其值會變得很大。
此外,任何影響管壁上解離的因素,如毛細管洗滌過程、電泳緩沖液組成、粘度、溫度等都會影響或改變電滲流。電磁場以及許多能與毛細管表面作用的物質(zhì)如表面活性劑、蛋白質(zhì)等,都可以對電滲流產(chǎn)生很大影響。
電滲在電泳分離中扮演著重要角色,是伴隨電泳產(chǎn)生的一種電動現(xiàn)象。多數(shù)情況下,電滲流速度是電泳速度的5-7 倍。
因此,在毛細管電泳(CE)中利用電滲流可將正、負離子和中性分子一起朝一個方向產(chǎn)生差速遷移,在一次CE 操作中同時完成正、負離子的分離測定。
由于電滲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影響CE 分離的效率、選擇性和分離度,所以成為優(yōu)化分離條件的重要參數(shù)。電滲流的細小變化將嚴重影響CE 分離的重現(xiàn)性(遷移時間和峰面積)。
所以,電滲流的控制是CE 中的一項重要任務。用來控制電滲流的方法主要有改變緩沖溶液的成分和濃度;改變緩沖溶液的pH 值;加入添加劑;毛細管內(nèi)壁改性-物理或化學方法涂層及動態(tài)去活;外加徑向電場;改變溫度等。